当前位置: 主页 > 名家名作 > 名家论坛 >

陆庆龙 | 那方厚实的大地——陆庆龙作品展序



2021-02-07来源: 阅读:0

陆庆龙办画展,我是应该为他写几句。

因为他以一颗真诚的心描绘了大地上、阳光下,憨厚、善良、勤劳、纯朴的农民工。那强光下睁不开的双眼,眸子里映着深蓝的天,那老实巴交的嘴,厚厚的唇边带着干裂,微张着,在吮吸泥土的芳馨,那布满老茧的双手紧握着工具,默默地看着夕阳下山……

这些仿佛雕像的躯体屹立于大地,他们超出地平线,在天空下,诉述着劳动的欢乐……

这些以人为中心的刻画,使得作品亲切感人,水彩、水粉、油画的光色歌颂的是天底下永恒的美。

当然,与此同时,生于苏北平原的陆庆龙,还将目光投向这片深情的大地。在这坦荡无垠的原野,挺拔着白杨,纵横网状的水沟是大地灌溉的脉络。粉绿的油菜、黑灰的土壤带着春天的希望;葱郁的庄稼、如墨的小河,伴着夏云,洋溢着生机;金黄遍地、橙染丛林,天高气爽的秋一片灵明;白雪皑皑,车辙绵延,冬的沉静预示着春耕的农忙……

这,也是我家乡的土地。

勤奋、执着、敏思的陆庆龙运用平涂渐变,底色覆盖,冷暖相间等艺术手法,使得水彩这一画种从轻盈、透明向厚重、凝练的审美转化,非常贴切地表现了苏北大地的人和景。这是可以认得出地名的绘画,所谓“认得出”是指气息、气象。这也是可以呼得出人名的绘画,所谓“呼得出”是指庆龙画出了人的性格,画出了人与人不同的鲜明特征。“认得出”“呼得出”是作者长期深入生活,将自己融入其中的结果,这种似曾相见而又熟悉得像老朋友的真切感受,融汇了作者对生活、对表现对象深深的理解,也体现了作者艺术的提炼,在“类型化”与个性之间的分寸把握,我更为感动的是作者面对普通农民工,既是“平视”,也是“仰视”。他以平常的心、温润的情、写实的基调为他们造像,挖掘出其平凡中的高尚,在同情、歌颂、赞美中描绘出他们的心相。看他画的农民工,我们是可以听到其“乡音”的,可以走上去问一声“老乡,你好!”我们也可以见到额上豌豆大的汗珠,向下顺流滴在松软的土地上,握着他们粗大的手,感受到其体温……

农民工,是改革开放后,在城市化进程中所产生的。他们远离了故土,来到城市。新的见识,新的生活,在茫然、希望等复杂情感交织中塑造了自身的性格与品格。他们为新建设出力流汗,暂居都市的角色使他们成为特殊的群体。多年来,他们成为画家,雕塑家表现的题材。有调侃的,有猎奇的,有故作同情的……因此,奇相、怪相被印刻在对农民工的记忆里。近代绘画史上,也有表现普通劳动者的,如司徒乔笔下的《老华工》等,那是带着悲天悯人的情怀,而今天的农民工满怀着向往和憧憬来到城市,他们的孩子也入了专门的子弟学校,他们看着大楼崛起,劳有所酬……

农民工,应当是美的表现对象!

陆庆龙不为题材而题材,不为流派而流派,不为主义而主义,也不为空泛的理论而作画,他将发自内心的感动、感恩流于笔端,化为阳光下彩色的世界,表现“有筋骨、有道德、有温度”的人群,表现那方厚实的大地,广袤的苏北大平原。这是他心中的“巴比松”,是理想的乐土。

胸中有人民,笔下有乾坤。

——摘自吴为山《那方厚实的大地——陆庆龙作品展序》

责任编辑:王洁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陆庆龙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:注册会员 注册时间:2021-03-02 13:03
上一篇:徐惠泉 | 徐惠泉的墨彩世界
热点内容